指导老师:高级心理健康教育教师、OH卡心理咨询师李文达
孩子信息:小杰,16岁,男孩
基本情况:小杰高一期末考结束后考试频繁请假,每天躲在家里玩手机,期末考试更是直接弃考。在家的日子不和父母沟通,半夜摔门、扔垃圾,丝毫不在乎父母的感受。
近期改变:经专家指导,小杰仅七天就走出了家门,和父母一起去旅了游,并主动提出要去参加音乐节,独立进行了行程、酒店的安排,并非常积极地给父母做引导、提行李,家庭氛围融洽了很多。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自己的家庭是令人羡慕的。
我们家庭条件不错,儿子从小也特别争气,一直都是我们家人眼中的骄傲。
他聪明伶俐,学东西快,小学和初中成绩在班里都名列前茅,那时候,我们满心都是对他的期待。
展开剩余86%一、突如其来的厌学情绪然而,初三那年,儿子竟出现了厌学情绪,也是在这个时候,他接触到了手机游戏。
起初,我没太在意,觉得孩子偶尔玩玩游戏放松一下也没什么大不了,毕竟他之前学习一直很自觉。
可我没想到,这竟是暴风雨来临前的预兆。
进入高中后,他的状况越发糟糕。
他和老师、同学的关系变得十分紧张,就像一只浑身带刺的小刺猬,对周围的人充满了防备。
期中考试成绩下滑严重,这对他来说就像一记沉重的耳光,彻底打碎了他原本的自信。
从那以后,他对学习的态度由讨厌变成了厌恶,频繁请假,整日躲在家里玩手机,直到凌晨两三点才舍得入睡。
期末考试的时候,他竟然直接弃考,连考场都没进。
回到家后,他就像把自己封闭在了一个小小的壳里,完全拒绝和我们交流。
每天窝在自己的房间不出门,对我们的关心和询问充耳不闻。
半夜喝完水,瓶子随手就丢,关门的时候更是随心所欲,“哐当”一声。
他对我们没有丝毫尊重,仿佛我们不是他的父母,而是他的仇人。
我和丈夫都特别困惑,我们一直努力给他最好的生活,给他足够的自由和关爱,家庭氛围也一直很温暖,可他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
我们两人都束手无策,每一次想和他好好谈谈,话还没说出口,他就作势要打架,那愤怒的眼神让我们既心疼又害怕。
他整日躲在自己的二楼小屋,连吃饭也不愿出门,我们只能把饭端到他门口,敲敲门,然后默默离开。
看着曾经那个阳光开朗的儿子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我的心像被无数根针扎着,疼得无法呼吸。
我每天愁的吃不下饭,不知道该怎么办才能把他从那个黑暗的世界里拉出来。
二、寻找解决方案我们开始通过网络寻找解决办法,经过多方考察与筛选,我们最终选择了倍赋力家庭教育。
和倍赋力的李老师取得联系后,他首先对小杰的情况进行了全面了解。
同时,他安抚我们:
青春期的孩子本身便敏感、易怒、情绪不稳定,一不留神便会“走偏”,甚至会出现一些过激行为,比如打人、辱骂父母、封闭自我等。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青春期是孩子自身发展的关键期,他们的自我意识急剧增强,开始强烈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外在形象,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同时,他们的情绪调节能力还比较弱,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李老师告诉我们,小杰之所以会出现这些问题,成分复杂多样。
有可能只是被同学不小心撞了一下没有听到道歉,又或是和家长提了一个要求没有被满足,甚至课上有一个知识点没有听明白,都有可能对他造成影响,让他陷入自我否定和怀疑。
听完李老师的分析,我开始了自我反思,回忆起了孩子成长路上可能会对他造成影响的事情。
三、尝试调整与改变在和李老师进行电话沟通并讨论了造成孩子现状的成因后,李老师为我们制定了一些列具有针对性的指导方案。
他首先教我们要理解孩子,即使孩子某段时间状态不佳,我们也要放平心态,不要因为自己的焦虑影响孩子。
因为青春期的孩子心思细腻,很容易胡思乱想,如果家长表现出过度的焦虑和担心,只会让他们更加有压力,从而产生厌学、抵抗父母等情绪。
在李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开始尝试改变和孩子的相处方式。
我们不再像以前那样一见到他就唠叨学习,而是尝试站在他的角度去理解他的感受。
我们给他写信,把想说的话都写在信里,告诉他我们爱他,不管他是怎么想的,我们都会一直支持他。
四、全面改善令我们意想不到的是,仅仅三天,奇迹就发生了,儿子开始走出房门和我们交流了。
第七天的时候,他更是令我们惊讶,他和我们一起出门旅了游,旅途过程也非常顺利。
在那之后,他简直像换了一个人,他主动提出了想去看音乐节的想法,并且全程主动安排了订票、酒店等行程。
在出行的过程中,他还会主动帮我们提箱子,晚间出门也学会了轻开轻关,喝完水也会轻放水杯,这和之前不考虑我们的感受把门摔得“哐哐”响简直天差地别。
看着儿子的这些变化,我和丈夫激动得热泪盈眶。
旅行回来后,小杰也重新投入了学习中,主动参加了高一的会考。
我们按照李老师的指导,帮他制定了合理的学习计划,找到了适合他的学习方法。
我们不再给他施加过多的压力,而是鼓励他按照自己的节奏来。
慢慢地,他的成绩有了稳步提升,不仅找回了自信,更让我们看到了他的无限可能。
现在回想起来,这段经历就像一场噩梦,但幸运的是,我们终于走出了困境。
通过这次经历,我也深刻认识到,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一定要学会理解孩子,多和他们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变化,及时给出反馈与建议。
孩子就像一棵幼苗,需要我们用心去浇灌和呵护,只有给予他们足够的爱、理解和支持,他们才能茁壮成长,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倍赋力家庭教育拥有专业的青少年问题教育专家、心理辅导专家、学习动力提升专家,每位老师均持证上岗,更有从业三十余年的心理学大拿、教授共同指导。已经为53000+家庭的家庭教育问题和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提供了专业化、定制化的咨询服务,并拥有成熟、完善的家庭教育指导体系。
我们会针对您孩子的具体问题策划一套完整的“一对一”解决方案,从头到尾一步步深入分析,极具针对性地为您提供解决办法,通过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尽快帮您解决问题,帮助孩子取得进步、健康成长!
如果您也面临家庭教育的问题,不妨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倍赋力家庭教育的每一位专家导师,不会轻易放弃每一个孩子!
倍赋力家庭教育
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更好的自己
发布于:山东省广盛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